面对离别时,有人只能说“多保重”,有人却会说“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”;漂泊在外时,有人只能说“真想家”,有人却会说“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”;时光飞逝时,有人只能说“时间太快了”,有人却会说“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”……如果你想让自己在不同的人生场景中,都有妥帖的表达,显出诗意和高级感,那最好的工具,就是唐诗。▽戳此入手
熊逸老师,是「得到」用户的老熟人了,他已经在「得到」开设了5门课程,25万人跟随他学习。这本书就脱胎于课程《熊逸·唐诗50讲》。他被誉为“当代重要的思想隐士”,学贯中西,知识图谱跨度极大,从儒家、道家、佛学,到西方哲学、文学、诗歌,样样精通。不仅如此,他还是个高产的作家,已经出版了10余部著作,每部作品都精彩绝伦。
市面上大多数的唐诗类书籍,通常有两种分类方式:按初唐、中唐、晚唐的时间段划分;或依据边塞、田园、闺怨等类型划分。但熊逸的这本书,按照生活场景,把唐诗分成10个主题,比如登高、羁旅、聚散、思慕等等,并从中选出最合适的佳作。无论是什么场景,总有一首唐诗能代你发声。
上学时,你肯定已经对著名的诗人和篇目有过了解,但熊逸会让你明白,有些印象并不够准确。比如,你印象中的田园诗人,是不是既轻松又文艺?但熊逸告诉你,田园诗人的日子并不好过。比如陶渊明只靠自己一个人,辛辛苦苦种田结果“草盛豆苗稀”,日子窘迫得常要靠别人接济度日。而看上去尽享美景和禅意的王维,则是把粗活全让下人打理,自己脱离了劳作之苦,才写出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这样美的田园诗。这类独特的见解,在书中比比皆是。
熊逸的厉害之处,就是能从我们熟悉的诗句中,看到新意。比如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,不仅在说山河的豪迈,也在表达人面对时间流逝,涌现的紧迫感。再如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,看似是在批评歌女不知羞耻,但在当时社会,很少用士大夫的道德标准去要求歌女。所以,它实际是在讽刺亡国之际还只顾与歌女玩乐的权贵。除了文字优美,唐诗更可贵的是意境高远。唐诗就像是一个庞大的美学素材库,如果你能把诗中凝练、简约的意境融会贯通,运用在生活工作中,很轻松就能凸显高级感。比如,你要设计一个越野车的广告,你不用直接去展示车的性能数据、技术指标,而是可以拍车在旷野、戈壁里飞驰,体现壮美感,唤起观众的征服欲。更多烘托意境的方法,你都可以去书中寻找。这次的「得到」独家定制版,采用了更轻便、易携带的软精装方式。你可以在机场、高铁上随手翻阅,打发无聊时光。如果你家里正好有中学生,不妨把这本书送给他,相信在熊逸独特思考和见解的指引下,孩子一定能对唐诗有更深刻的理解。
邀请你跟随熊逸老师,读懂诗意,把唐诗真正用起来。 ▽戳此入手 想了解更多熊逸老师的作品,欢迎在得到App里搜索“熊逸”,课程和电子书均可以免费试读。
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,操作更方便哦
|